大明王朝姐弟戀:明憲宗和他萬姐姐的情愛一生

Category: 網路上的知識  

在婚配年齡上,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丈夫年長於妻子”這一模式占主流,即使妻子年紀稍大,一般也都是在三兩歲之間。若論起納妾,那男人們更是非要挑選 比自己年少許多的物件。然而在明朝的深宮大院裏,曾經出現過完全相反的事情。一個比皇帝年長十九歲的母親輩女人,高居專寵之位,甚至淩駕於皇后之上。而更 令人稱奇的,是皇帝對這個中人之姿、脾性粗俗、擾亂朝政內宮、被世人恨之入骨的女人不但專寵,甚至到了生死相隨的地步。她就是明憲宗的萬貴妃。


常言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萬貴妃能得到皇帝這樣的寵愛,也是有原因的。
萬貴妃乳名“貞兒”,生於宣德三年(西元1428),原籍諸城人(山東諸城),她的父親叫萬貴,本來是縣衙裏的一個小小“椽史”,由於親戚犯法株連,萬貴一家被迫離鄉,流放到了霸州。


霸州在今河北境內,明王朝的宮婢一般也就在這個範圍內選取。在萬貞兒四歲這年,由於家境貧困,她也被送去參加了宮女之選。從此踏進了深幽的紫禁城。


萬貞兒本來就聰明伶俐惹人喜歡,家境和生活也逼使這個小小年紀的女孩子格外乖巧,既善於察言觀色,又從不偷懶怕累。於是在訓練之後,女官將她分配到了宣宗皇后的宮裏聽差——這位皇后,就是自成為第一個得到金冊金寶的貴妃之後又晉升為正宮的孫氏。


萬貞兒很快就得到了孫皇后的喜愛。在她七歲這年,明宣宗駕崩,孫皇后成為皇太后,萬貞兒也就成了皇太后最喜愛的小宮女。她緊跟在孫太后的身 邊,既學了書畫文墨,又極深地接觸到了宮闈內外種種爭鬥的內情,更對主人尊崇的太后地位豔慕不已。也許就從那時起,她心裏就暗暗下定了出人頭地的主意。


時間很快就在忙碌中度過。英宗正統十四年(西元1449),大明王朝陷入了一場空前的危機,英宗皇帝被瓦剌軍給扣為人質,明朝廷在一番紛擾之後,決定另立英宗之弟為新帝,立英宗僅兩歲的兒子朱見深(原名朱見浚)為皇太子。


朱見深的生母周氏身份低微,貴妃之位還是英宗復位後才得到的。當此局勢變亂之際,皇帝又不是太子的生身父親,孫太后對於孫子不能不格外小 心,她決定從自己貼身的宮女中選一個老練可靠的去照顧朱見深。最後她選中了萬貞兒。二十一歲的萬貞兒就這樣由太后的貼身宮女變成了皇太子的貼身宮女。她比 這個小男孩大整整十九歲,和他的母親年齡差不多大。


萬貞兒對朱見深的保護和照顧,可以說是盡職盡責的,做為一個情竇初開卻無法擁有正常婚姻的少女,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自己照看的孩子身上。這時的萬貞兒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到了景泰三年(西元1452)以後,萬貞兒對於朱見深的意義就更為重要。


這一年,帝位穩固的景泰帝開始變臉,想要將自己的皇位一勞永逸地傳給自己的兒子,這年夏天,朱見深由太子被廢為沂王。


這時候的朱見深才只有五六歲年紀,親生的父母被囚禁在南宮、疼愛他的嬸嬸汪皇后又被叔父皇帝廢掉,只有一個皇太后奶奶,也是顧了這頭顧不了 那頭。宮裏宮外到處都是景泰帝的眼目,宮女太監們沒有誰願意也沒有誰敢對他表示絲毫關懷。這個小孩子不但生活得艱難孤獨,而且周圍充滿了看不見的惡意和危 險。只有萬貞兒寸步不離地守護在他的身邊,對他的衣食住行都親力親為,保障他的安全。

終於,戰戰兢兢的五年熬過去了。天順元年(西元1457)正月,英宗走出了南宮,復辟為大明皇帝。十歲的朱見深在三月又重新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儲。


朱見深這一次當皇儲,與上次大不一樣,當時的皇帝是他的叔父,而如今換成了他的父親。可以想像,有多少馬屁精拼命地往上湊,他身邊多了多少 各方面都很出挑的新進宮女。然而五年廢太子生涯,已經使他和萬貞兒分不開了。其他侍女永遠無法達到萬貞兒在他心中的份量,他的貼身宮人仍然是萬貞兒。不 過,這時萬貞兒與自己所侍奉的小主人之間的關係,已經開始變味了。


朱見深在漸漸長大。按照一般的慣例,宮廷不但不反對青春期的皇子皇孫們在正式婚姻前與女人發生關係,而且還會在這方面給他們提供多種便利。 那些精心挑選的各種類型的宮娥都承擔著這種義務。一般來說,日久生情,皇子們的第一個女人一般都在這些小宮娥裏面。但由於出身太低,她們除非生下兒女,否 則是得不到任何名份和認可的。


萬貞兒這時已經三十出頭了,不過她畢竟身在宮廷,保養得宜,比起天真稚氣的小宮娥來說,還多了一些成熟的風韻,而她也非常明白,只有朱見深 才能改變她的人生。於是,這個慣例在朱見深這裏打了個轉:他日久生情的對象不是小姑娘,而是一手將他養大、對他瞭若指掌、是他從小的依靠的萬貞兒。他甚至 打心裏希望能夠讓萬貞兒做自己的妻子。


然而除了朱見深的偏愛之外,萬貞兒本人實在不具備做未來皇后的資格。她的年紀足以做太子的母親,而且相貌平平、身材寬闊、性格潑辣,非但沒有什麼淑女氣質,反倒是膽大聲洪,喜歡出頭露面,很像一個管家婆,對朱見深的所有事情都要管(也算是習慣成自然)。


在旁人眼裏,她能夠得到小太子的寵愛,已經就夠不可思議的了,怎麼能讓她做未來母儀天下的大明皇后呢!不過,由於萬貞兒曾是孫太后的貼身侍女、孫太后又一直活到了天順六年,所以儘管人們私下裏非議不斷,她與朱見深的關係仍然得以繼續。


天順七年(西元1463),朱見深十五歲,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明英宗下令在全國範圍內為太子選擇匹配的太子妃。


成千上萬的淑女嬌娥經過嚴苛的層層篩選,只有十二人能夠進入英宗的面試階段,而進入最後選拔的則只有三人:順天(北京)吳氏、上元(江甯) 王氏、以及一位柏氏。她們可謂是當時大明王朝適齡少女中最優秀的人物,無論容顏才品都是上上之選,按照正常規律,她們將是朱見深第一次正式婚姻中的一后二 妃。


那麼,花國狀元是誰?誰當未來的皇后?英宗卻猶豫了。他既看重吳氏出眾的才華品德能夠母儀天下,又不捨得讓花容月貌招人喜歡的王氏為妾。時 間不等人,就在猶豫中,天順八年的正月初二,英宗病倒了,半個月後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臨終時,他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也就選太子妃的事宜向貼身太監牛玉 做了交代。


天順八年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鎮逝于乾清宮。十六歲的朱見深成為大明皇帝。他冊封自己的嫡母錢氏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貴妃為皇太后。為皇帝兒子選擇妻子,成了這兩位太后的頭等大事。


經過選擇,又聽了牛玉復述的英宗遺言,錢太后決定讓吳氏成為皇后。周太后一向對錢太后心懷妒嫉,凡事都不願聽錢太后的安排,然而牛玉所述的也是英宗的意見,何況吳氏確實出色,於是她也表示了同意。


天順八年七月二十一,紫禁城舉行了隆重的大婚典禮,十六歲的吳氏戴上了鳳冠,成為憲宗的第一任皇后。


吳氏成為皇后,使三十六歲的萬貞兒怒不可遏。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要像自己所熟悉的孫太后那樣成為天下第一貴婦人,如今卻被一個黃毛丫頭占了自己的先,她恨得牙齒發癢。


萬貞兒雖然一心要以孫太后為榜樣,她卻學不了孫太后在包辦的嫡配面前認低伏小近十年的忍耐。她沒那麼好的性子,更不敢想像時間拖長了,很快就要年老色衰的自己還能不能抓得住憲宗的心。她要快刀斬亂麻。


於是,萬貞兒不遺餘力地在小皇帝面前挑撥他和新皇后之間的關係。憲宗本來就對包辦婚姻深有成見,又從小就把萬貞兒說的話當成觀音佛旨,更何 況吳氏再怎樣年輕漂亮聰明,也只是尚在新婚中,對憲宗毫不瞭解,說話做事都不可能像萬貞兒那樣恰到好處。很快,憲宗就對吳氏失去了興趣。
萬貞兒離間成功,得意非凡,時常在小皇后面前耀武揚威,不但蔑視她的皇后身份,甚至還有意地激怒她,逼使她在衝動中做出一些不合皇后身份的事情來。


吳皇后眼見萬貞兒這樣一個年長粗俗的宮女在宮裏為所欲為,甚至欺壓皇后,雖然知道她得皇帝的寵愛,也終於忍不住對她加以斥責。萬貞兒心中暗喜,立即對皇后反唇相譏、百般嘲諷謾?,就如同罵豬罵狗一般。吳皇后累積的憤怒再也按捺不住,下令對萬貞兒施以杖刑。


照理來說,萬貞兒違犯宮規,皇后身為後宮之主對她懲罰是完全沒有過錯的。然而這件事從萬貞兒那裏經過一番加工再傳到憲宗耳中之時,卻已經完全變了樣。憲宗對於毫無感情的小妻子竟敢責打心愛的女人,表現得無比憤怒,他立即下令也對吳皇后處以杖刑,為萬貞兒出氣。


萬貞兒心中暗喜,決計打鐵趁熱,哭喊著說自己身居皇后之下,日後一定會被報復,遲早性命不保,若是憲宗不廢掉吳皇后,自己也就活不長了。憲 宗聽後當然連連點頭,決定照辦。然而皇后處治一個宮女,乃是職權所在,憑這個是絕對不可能廢掉剛剛舉行大典所冊立的皇后的。於是,萬貞兒又給憲宗出了一個 主意,憲宗拍案叫好。


很快,英宗的親信太監牛玉就被打進了大獄,憲宗派人對他嚴刑拷打,牛玉熬刑不過,只得信口雌黃說:「當初英宗中意的太子妃人選其實是王氏,由於吳氏的父親吳俊打通了太監吳熹的關節,送了大筆銀兩給自己,所以自己就在兩宮太后複選之時,假造英宗遺言,使得吳氏成為皇后。」


憲宗得到牛玉的口供,頓時如獲至寶,立刻送給兩宮太后去看,要求廢掉吳皇后。錢太后對此感到非常意外,覺得其中另有玄機,不同意廢后之舉。 然而周太后卻不願凡事都聽錢太后的,雖然她也覺得有鬼,但是偏要與錢太后唱反調,借廢立皇后的大事表現一下自己的權威。終於,在憲宗和周太后母子的唱和之 下,錢太后不得不讓步,同意廢吳皇后了。


八月末的一天,心花怒放的憲宗頒下了詔書:“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后前複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后,廢吳氏別宮。”
可憐的吳氏,就這樣中了萬貞兒的圈套,才做了一個月的皇后,就被廢掉,退居西宮,十六歲的她不得不在冷清的宮宇裏打發自己漫長的人生。


吳皇后被廢後,她的父親都督同知吳俊度過一段牢獄生涯後又被發配登州;倒楣的牛玉由堂堂首領太監落到去南京孝陵種菜,他的侄兒太常少卿牛綸、外甥吏部員外郎楊琮被撤職,姻親懷甯侯孫鏜也閑住。
更 倒楣的則是一幫好管閒事又想投機的官員(南京給事中王徽、王淵、硃寬、李翱、李鈞),他們不知宮闈隱事,大喇喇地聯名上書,要求對牛玉嚴加懲處,並將此事 一查到底,追究大學士李賢的責任。憲宗哪肯讓人深查此事,找個理由“大怒”了一場,將這幾個上書的全部降職並貶到邊遠之地。這幾位官員恐怕到死,也想不明 白自己的馬屁到底拍到了小皇帝的哪條腿上。


吳皇后被廢,最高興的人莫過於萬貞兒。初婚由父母,再嫁再娶憑自己。憲宗立刻向兩宮太后提出要立萬貞兒為皇后。然而這一次兩位母親都異口同 聲地強烈反對。萬貞兒出身卑賤、相貌學識都不足,年紀又與太后差不多,讓這樣一個女人做皇后實在太說不過去了。更何況,當初廢吳皇后的重要理由,就是英宗 中意王氏。——於是,令憲宗大失所望、讓萬貞兒咬牙切齒的結果出來了:天順八年十月十二日,王氏被冊立為憲宗的第二任皇后。


萬貞兒沒有想到,自己挖空心思忙活許久,竟是為王氏爭了一頂鳳冠。剛開始,她還想給這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設圈套,讓她也犯吳皇后那樣的錯誤,只要觸怒了憲宗,自己就可以再想辦法廢掉她。


然而萬貞兒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王皇后及其家族的警覺。王皇后的父親王鎮由於女兒晉封,升為中軍都督同知,對自己的前任吳俊 的遭遇更是感同身受。他時時提醒女兒一定不要和萬貞兒發生衝突,任其所為即可。王皇后聽從了父親的話,對萬貞兒始終百般退讓,使得萬貞兒找不出下口的地 方。她也非常明白萬貞兒的心思,知道萬貞兒想要專寵、想要為皇帝生下庶長子、以後當太后。因此,王皇后不但不主動找憲宗,就算憲宗偶爾出現,她也用各種藉 口推脫,不讓萬貞兒覺得自己奪了皇寵或想生嫡子。


漸漸地,萬貞兒覺得自己已經在事實上制服了皇后,小皇后對自己千依百順,自己不必再冒險廢后了。

她不再公然找王皇后的麻煩,只是背地裏不讓憲宗親近王皇后以及其他的宮妃,想讓所有的生育機會都留給自己一人。


一年後的成化二年(西元1466)正月,三十七歲的萬貞兒終於如願以償,為十八歲的憲宗生下了兒子。這個孩子是皇長子,在皇后沒有嫡子的情形下,他就是未來的大明皇帝。憲宗興奮不已,立即派使者遍祀國內諸名山大川,為皇子祈福。隨即又為萬貞兒上尊號。


在之前明王朝只有貴妃之位,到萬貞兒這裏卻多出了一個字,成了“皇貴妃”。萬貞兒終於達成了自己的第一個目的,不但因子而貴,而且還超過了自己的舊主人孫氏——當年孫氏不過是“貴妃”,萬貞兒所要到的稱號比舊主人還多了一格。


除了萬貞兒本人封皇貴妃,她的家人也得以晉升,萬貴官至錦衣衛都指揮使,哥哥萬通封指揮使、萬喜官至都指揮同知,就連大學士萬安都跑來跟她套近乎,認她做姑媽。萬家真可謂不可一世。
然而萬貞兒得意得太早了。儘管官員們四處祈福,老天仍然沒有站在她這一邊。皇長子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就夭折了。


萬貴妃這時年將四十,生育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對生兒子已經近乎瘋狂的萬貴妃,一面動用旁門左道告祈,一面到處搜集淫藥春方以圖捆住憲宗。

憲宗剛即帝位之時,倒還頗有些振興的舉措,還為于謙平反雪冤,但這只是曇花一現,此時的他已經被萬貴妃攪得有些發了昏。在萬貴妃的唆使下,一個叫王臣的人,因進獻房中術而得封千戶;一個叫李孜省的則因獻春藥而官至太常寺丞。大學士萬安更是善於體貼“姑媽”,公然把房中術寫進奏章裏去。“聖明天子”和首輔重臣開了這麼個好頭,下面效仿之人更是不勝枚舉。一時間,大明王朝的重臣們儼然都成了淫棍龜公。他們對百姓疾苦毫不在意,一門心思地鑽研“秘術”,學了幾十年的聖賢書和程朱理學也拿來蘸春藥吃了。不堪忍受的百姓們遂譏諷他們為“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然而萬貴妃再搞多少烏煙瘴氣的名堂,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她已經過了最佳生育年齡,而且她那異常肥胖的身材也不是好生養的類型,就如肥母雞油太多不下蛋一個道理。總之,她再也沒有懷上過身孕。不再有生育可能的萬貴妃越來越變態、越來越惡毒,她自己不能生育,也不願讓別的女人生育。


為了不引起萬貴妃的妒火,王皇后不但將原本應該由皇后露面的機會毫無怨言地讓給萬貴妃,還百般推脫憲宗的召見,據記載,她一生中與憲宗親近的次數可能還不到十次。但是萬貴妃並不以此為滿足,因為她的目標是做未來太后。因此,在排除了嫡子出世的可能之後,她也絕不允許其他妃嬪比她先養出兒子來。她逼著所有曾與憲宗發生過關係的妃嬪宮人都立即服用打胎藥,由於藥量過大過猛,墮胎的宮人身體都受到嚴重摧殘,不但再難於受孕,甚至還有人因此喪命。


然而,事情總有例外。和吳氏王氏一起被選入宮的柏氏,被封為賢妃,由於她的身份與眾不同,在被憲宗召幸後得到了格外嚴密的保護,從而順利地在成化五年四月孕滿生產,生下了皇次子朱祐極。成化七年十一月,朱祐極被立為皇太子。誰知僅僅過了三個月,小太子就在快滿三歲的時候忽然暴病身亡。柏賢妃不久也莫名其妙地跟著年幼的兒子死去了。


人們都懷疑皇次子母子之死,出自萬貴妃的手筆,但是誰也不敢訴諸於口。糊塗的憲宗又再次國本無繼。


然而,憲宗和世上的人都不知道,在皇宮的角落裏,還有一個小皇子正在偷偷地成長。他就是皇三子、未來的明孝宗朱祐樘。


自皇次子朱祐極于成化五年四月出生之後,萬貴妃幾乎全部的精力就都用在對付皇次子上了,對從前抓得極嚴的“後宮避孕運動”有所忽略。可以說,朱祐樘的出生,是以二哥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早在成化元年春天,廣西就曾經發生過瑤民動亂,當時剛即帝位的憲宗派趙輔為總兵官前往平叛。民亂平息之後,按"罪及婦孺"的原則,明軍將一些所謂的“罪人妻女”帶回了北京,其中一部分姿色較好的則被沒為宮婢送進大內。其中,一個來自賀縣的小姑娘成了王皇后宮中的侍女。


這個小姑娘年紀還小,此前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父母家人也在平亂中被殺,她對有關家鄉的記憶都模糊了。入宮後,她被稱為“紀氏”。王皇后看她身世可憐又伶俐可愛,對她特別關照。


明宮習俗,要選年長知書的內官教宮女讀書習字。宮女若學業有成,會被評為女秀才、女史、直至女官正。明宮中設六局二十四司,共有女官一百八十七人,女史九十六人,她們都有官印,在工作期間都有俸祿,若立下功勞還能在年輕時便被送歸父母聽憑婚嫁,即使年輕時沒有出得了宮,年長退休後也不必一定留在宮中等死,而是可以選擇出宮飴養天年。


而紀氏就在王皇后的關照下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她首先是在內官的教導下很快掌握了大量知識,隨後由於“警敏通文字”,她又被升為宮廷預備女官,到皇宮內庫去任“女史”之職。


成化五年的夏天,在皇次子出生不久,憲宗偶然來到內庫,對談吐閒雅的紀女史一見動情。這樣一次極偶然的機會,就使紀女史懷上了身孕。大概是因為內庫眾宮女都是紀女史的下屬,她被皇帝召幸有孕的事情被隱瞞了下來,直到孕中期以後肚腹已經漲大得無法遮掩,才被萬貴妃的耳目偵知。


萬貴妃對於紀女史在自己眼皮底下竟能把孕懷到如此明顯的地步,氣得大喊大叫,立馬就命宮婢拿烈性墮胎藥去給紀氏吃。


宮婢來到內庫,看見紀氏已懷孕日久,肚腹已經隆起,若是此時強行墮胎,紀氏一定性命不保。想到那個已經成形的胎兒,看著驚恐萬分的紀氏,宮婢實在不忍心做這樣的惡事。她只給紀氏服了少量墮胎藥——這自然不足以打下胎兒。於是這名宮婢便回報萬貴妃,說紀氏其實是“病痞”。痞,是中醫的形容病症的常用字眼,但是並不固定在哪種病上,猜想在此處很有可能是說她肚裏長了瘤子之類異物。

總之一句話,紀女史“沒有”懷孕。

萬貴妃這時正為了皇次子的事情心煩意亂,聽了回報也懶得詳加追究,就此罷手,只是下令紀氏立即移居安樂堂而已。


安樂堂是收容老病宮女的地方,就在這個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紀氏於成化六年(西元1470)的七月生下了一個瘦弱的男嬰。這位皇三子剛出生的時候,頭頂竟有超過一寸的地方沒能長出胎髮。這也許是因為營養不良,更有人說是因為被強行灌下的少量墮胎藥所致。


對於後宮女人來說,能為皇帝生下兒子、而且是排行最靠前的兒子,無疑是一件金碧輝煌的喜事。然而紀女史在知道自己生下了兒子之後,卻是驚恐萬狀。她害怕這件事一旦被萬貴妃得知,自己和安樂堂中所有的人都要性命不保,而嬰兒也一樣沒有活路。想來想去,她只能流著眼淚把孩子交給太監張敏,求他替自己把嬰兒弄死。張敏對皇帝忠心耿耿,紀女史的決定使他大驚失色:“皇上到現在還沒有兒子,怎麼能把這個孩子放棄了呢!”他冒著生命危險,將嬰兒藏到一處密室,每天拿一些麵食蜜糖來餵養。
萬貴妃雖然相信了宮婢的回報,但是多少還有些放心不下,時常派人去安樂堂察看紀女史的情況。由於嬰兒剛一出生就被張敏抱走,所以察看的人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時間長了,萬貴妃也就相信了紀氏“病痞”之事,對她不再過問。


廢后吳氏所居的“西內”住所,靠近安樂堂的位置,她很快就知道了紀女史生皇三子消息。吳氏確實不愧於當年英宗對她“足以母儀天下”的評價,雖然皇帝對她負心薄悻,但她卻始終為皇帝無子一事而憂慮。不久,吳氏冒著生命危險,每天往返於西內和安樂堂之間,精心地照料朱祐樘。等到風頭過去之後,吳氏又將紀女史母子都接到自己的住處一起生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朱祐樘終於艱難地長大了。由於不敢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直到五六歲都不曾為他剪過胎髮。


成化十一年(西元1475)五月十四日這天,憲宗讓太監張敏為自己梳理頭髮。他一邊打量鏡中的自己,一邊歎息道:“我已年滿三十,老之將至,卻至今也沒有一個兒子。”張敏見皇帝如此憂傷,終於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頭,說:“老奴死罪,萬歲您已經有兒子了。”


憲宗愕然,問張敏是怎麼回事?張敏一面磕頭一面流著眼淚說:“老奴如今說出這件事來,就已是死到臨頭了。只求皇上為皇子做主。”見張敏這般模樣,一邊的司禮大太監懷恩於心不忍,決計要為張敏分擔些責任,也跪下來磕著頭說:“張敏所說千真萬確。皇子現藏在西內撫養,如今已經六歲了,因為怕招來禍患,所以一直不敢奏報。”


憲宗聽懷恩和張敏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完,頓時驚喜萬分,立即迫不及待地親自來到西內,讓人去把孩子召到面前來。


使者來到密室,將皇帝認子的消息轉告給紀女史。紀女史卻抱著孩子大哭起來:“孩兒這一去,雖然身份明白,我卻再無偷生之望。”她為六歲的兒子換上一件紅袍,叮囑道:“孩子,你記住,那個穿黃袍長鬍鬚的男人,就是你的父親。”


很快,皇子所乘的小轎就被太監宮女簇擁到了憲宗面前。由於一直未曾剪發,皇子的頭髮已經長得快披到地上,他披散著頭髮撲進憲宗的懷裏。憲宗將皇子抱起,放在自己的膝上,撫視良久,終於悲喜交集流下淚來:“是我的兒子,長得像我!”


憲宗從早晨梳洗聽說此事之後,就將上朝忘了個乾淨,直到此時他才想起輔臣們還在內閣候命。於是立即派懷恩去到內閣,向群臣通報皇子之事。群臣等了皇帝一早上,又看見懷恩心急火燎地趕來,心早已懸在半空之中,誰知從他口裏說出來的,竟是這樣一件天大的好事。頓時大喜過望。


第二天,憲宗正式接受群臣的道賀,頒詔天下,宣示皇位後繼有人的消息。一時間,朝廷內外,上至皇帝太后,下至群臣百官、太監宮女,一個個就如同天上掉下了活寶貝一樣,整天笑顏逐開,將皇子移宮、起名等等事宜辦得熱火朝天。禮部為皇子擬了好幾個名字,憲宗都覺得不夠滿意,最後親自為兒子起名為“祐樘”。


大學士商輅見皇帝已經高興得忘情,又見紀女史仍然居住在西內,沒有和皇子生活在一起,感到心裏非常憂慮,既擔心紀氏的安全,更擔心皇子的安全。於是他向憲宗上了一道奏章,請憲宗讓紀女史和皇子仍然居住在一起,生活起居讓母親照料為好。


憲宗雖然與紀女史僅有一次男女之情,但相隔七年之後,知道她為自己生下了兒子、又遭了那麼多罪,性情優柔寡斷的憲宗在高興之餘,也不禁有惻然之意。看了商輅的奏章,也隨即讓紀女史移居永壽宮,封她為淑妃,並且頻頻召見。


這一系列的事情,使萬貴妃應接不暇、如五雷轟頂。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費盡心機許多年,居然還有人敢在自己的老虎眼皮底下耍戲法,而且眨眼間就變出了一個六歲大的皇子出來。想到大眾竟然如此齊心協力地矇騙自己、想到紀淑妃母子以後可能會對自己的報復,她怨氣沖天之餘,不禁又驚悸萬般。當所有的人都喜形於色的時候,萬貴妃卻躲在自己所住的昭德宮裏哭天抹淚地咒?:“我被一群小人給騙了!”


然而萬貴妃畢竟不是一個軟弱角色,哭完了鼻子,她立即開始瘋狂的反撲。


當年六月二十七日,憲宗又一次召紀淑妃宴飲。宴席中,紀氏忽然覺得腹痛,不得不中途返回永壽宮。萬貴妃得知消息,立刻派太醫院院使方賢、治中吳衡用去為紀氏診治。誰知道不診還好,兩名太醫診治後沒多久,紀淑妃就暴薨了。


對於紀淑妃的暴死,皇宮內外議論紛紛,有說是萬貴妃下毒害死的,也有說是下毒未果後紀淑妃自知不免而自縊身亡的。總之,不管怎麼說,萬貴妃都是路人皆知的主謀。


這時,離憲宗父子相認之時,僅僅才過了四十二天。大臣們都對皇子之母如此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感到震驚,紛紛請求調查紀淑妃的死因。其實憲宗自己也疑心是萬貴妃所為,為了避免使萬貴妃受追究,他放棄了為紀氏申冤的想法,只是追封她為“恭恪莊僖淑妃”,隆重舉殯而已。


張敏眼看憲宗皇帝對萬貴妃的偏心包庇竟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不禁對自己的結局也憂懼萬分。為了不至於在萬貴妃手裏受活罪,他決定自盡。紀淑妃的喪禮剛過,張敏便吞金自盡了。


這年十一月,在紀淑妃去世四個月之後,朱祐樘被立為太子。


憲宗實在是一個沒啥主見的男人。他即位之初,倒還在大學士商輅等人的參與下,做了幾件頭腦清醒的好事,但是沒多久,他就整個兒被萬貞兒捏在了手心裏。到後來,憲宗與萬貴妃寵信宦官汪直、馬屁精萬安之後,一切就再也不成模樣了。商輅遇到這樣的上司,也只能因為“力諫罷西廠”而被迫“致仕還鄉”了。


從此後,憲宗身邊幾乎再無一個正直之臣,他名義上是整個大明帝國的主宰,是全天下的依賴,然而事實上他本人卻一直沒有獨立的心理和個性,還整個兒地依賴著萬貞兒,萬貞兒就是他的主心骨。他每次外出,萬貞兒都要“戎服前驅”,為他保駕護航,他才覺得心裏安穩。在這樣的情形下,他能保護得了誰,就可真是天知道了。


憲宗的母親周太后將朝廷內外的變故都看在眼裏,她深知兒子的無能,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才盼來的孫子也遭了萬貴妃的毒手,便對憲宗說:“把孩子交給我來照顧。”


萬貞兒對周太后橫插的這一杠子實在找不到理由拒絕,只能乾瞪眼看著小太子從自己的手心裏走出去。


從此,朱祐樘就生活在奶奶的仁壽宮裏,由祖母緊密保護起來。這時的朱祐樘雖然才只有六歲,卻已在艱辛的生活環境中過早地成熟了,相依為命的母親慘死,使他無比傷痛,更進一步地體會到了宮廷中的險惡、萬貴妃的狠毒。來到仁壽宮後,在祖母的照顧下,對於如何保護自己,他懂得更多了。


然而萬貴妃並不以太子歸養太后,就打消對他下手的念頭。有一天,她邀太子到自己宮裏,和自己一起進膳。周太后百般推脫不掉,只能答應下來。朱祐樘臨去貴妃宮之前,周太后對他千叮萬囑,吩咐他只要去盡了禮儀即可,千萬不要吃任何食物。


朱祐樘來到昭德宮,萬貴妃自喜得計,立刻將早已準備好的精美食物擺在太子面前。面對萬貴妃的甜言蜜語和誘人的食物,朱祐樘非常冷淡地回答:“我已經吃飽了,不想再吃。”萬貴妃還不死心,又讓人端來飯後的羹湯給他。誰知這一次朱祐樘乾脆連看都懶得看,回答道:“我懷疑湯中有毒,不想喝。”說完,他就召來隨從,掉頭離開了昭德宮。


萬貴妃被小太子的態度給噎住了,等他走後便大發雷霆,說:“這孩子才幾歲年紀就敢對我這樣,待到他長大當了皇帝,豈不是要把我當砧板上的魚肉了嗎!”又氣又急又怒的萬貴妃竟因此而大病了一場。
由於宮外朝臣和宮內的周太后、小太子都對萬貴妃嚴加提防,萬氏漸漸覺得自己已不太可能除掉這個孩子了。她想來想去,想出了另一個法子:易儲。既然要易儲,就得有皇子可易。她終於接受了自己再不能生育的事實,決定另辟徯徑,大力鼓勵後宮妃嬪多生兒子。


從此以後,萬貴妃表現出異常的“賢德”和熱情,拼命地把憲宗往年輕宮妃的身邊推,若是憲宗有力不從心的表現,她還將自己收藏的春藥秘技統統地塞到憲宗手裏,一點也不在乎憲宗的身體吃不吃得消。
於是,在萬貴妃的監督和春藥的鼓勵下,才七八年的功夫,後宮中就冒出了十一位皇子、五位公主。
既然有了這麼多的選擇餘地,萬貴妃便開始了易儲的行動,不遺餘力地挑撥憲宗與太子之間的關係。她要求憲宗改立皇四子朱祜杭為太子。


憲宗對太子與萬氏之間的死仇當然是心裏有數,心中也確實時時憂慮日後萬貴妃及其家族的結局。因此,他終於抵抗不了寵妃的哭鬧,決心廢太子了。


萬貴妃推薦給憲宗的新太子人選,是邵宸妃所生的皇四子朱祜杭。


邵宸妃是浙江昌化人,出身貧寒,父親邵林以淘金為生。由於生計艱難,便將邵氏賣給了杭州鎮守太監。太監見邵氏生得美貌非凡,遂將她送進了皇宮。和紀女史一樣,邵氏在入宮後學有所成,知書達禮,為憲宗所看中。與薄命的紀女史不同的是,她趕上了好時候,她得寵之時,萬貴妃不但不為難宮妃,反而大力支持她們為皇帝生兒育女。因此,紀氏一連為憲宗生下了三個兒子之多。其中最大的,就是她于成化十二年七月生下的皇四子朱祜杭。這位皇子受母親的影響,喜好讀書,為人端正豁達,很得憲宗的喜愛。


憲宗想要易儲的消息,首先就被司禮太監懷恩所知。懷恩在當年太子還宮之時立了功勞,怎麼會願意換人呢!他對憲宗百計勸說,請憲宗收回成命,這可惹惱了憲宗。他一怒之下,竟將陪伴自己多年的懷恩徹職查辦,貶到鳳陽去看守祖陵了。


正當憲宗打算挑個好日子頒佈易儲詔書之時,突然頻頻出現“天象示警”的大事。


成化二十(西元1484)年的正月和成化二十一年的五月及十一月,北京連續發生地震;成化二十一年的正月,又發生了異樣的星象。這些異兆使憲宗驚懼萬分,不停地下詔“減貢獻、飭備邊、罷營造、理冤獄、寬銀課、工役、馬價、恤陣亡士卒”,又“大祀天地”,“詔群臣極言時政”、“赦天下”……然而儘管如此之忙,老天仍然不消停。成化二十一年的夏天,泰山也頻頻發生地震,仿佛是在和北京城裏的地震遙相呼應。


偵知皇帝試圖易儲的禦史趁機奏本,說泰山地震等事,是為東宮有變而示警。


這可把憲宗給嚇壞了,他不但立即打消易儲的念頭,而且還頒下旨意,宣佈從此不允許任何人擅議儲位之事。這道旨意使群臣大喜,卻把萬貴妃給鬱悶壞了。


為了收買人心,也為了奢侈享樂,萬貴妃早已將大明後宮內歷年積存的七庫金銀揮霍一空,這也是她急於易儲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了,她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婦人,按理來說,做為那個年代的後宮女人,這已該是平心靜氣頤養天年的年紀。


正月的明宮格外熱鬧,十幾名皇子公主濟濟一堂,孩子們在西內太液池上“冰嬉”,宮眷們忙著請客宴飲。正月初九之後,宮中開始耍燈市,準備迎接元宵佳節的來臨。


就在大家競相比手巧、買彩燈的時候,卻傳來了萬貴妃暴薨的消息。


原來,萬貴妃多年來在宮中作惡,已經是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在一片新年的喜慶中,後妃和皇子公主們沒有誰願意去跟萬氏攪在一起。坐在安喜宮裏的萬貴妃,看見來自己這裏賀年的人都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轉身出去卻都一個個彼此親熱得很,再看到太子已經長成十八歲的青年並已娶妻,她心裏更是窩火到了極點。因此,在大家都歡喜的新年裏,她卻是躁怒狂暴,看什麼都不順眼。


盛怒之下,萬貴妃操起一根拂子,沒頭沒腦地就沖著身邊的宮女打了下去。正當發洩得起勁的時候,突然一口痰湧上她的喉嚨,本就肥胖過度活動不便的萬貴妃立刻頭昏目眩,栽倒在床上,這口痰咽不下、吐不出,堵在她的喉管上,頃刻之間就要了她的性命。


憲宗得知這個消息,哭得死去活來,如喪考妣。他宣佈為萬貴妃罷朝七日,以皇后的禮儀將她下葬在天壽山西南,並給她上了一個上好的諡號:“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憲宗這年剛四十歲,正是男人壯盛的年紀。誰知自六十歲的萬貴妃死後,他卻日復一日地萎靡不振、了無生趣。甚至哭著說:“貴妃去了,朕也要跟著她去了。”沒過多久,他就患上了疾病,並且很快一病不起。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距皇貴妃萬貞兒之死才八個月工夫,明憲宗朱見深去世,享年僅四十歲。相比之下,倒是萬貞兒好歹還混到了花甲之年。

縱觀憲宗對萬貞兒的感情軌跡,他確實是將封建王朝帝王最難能可貴的真情給了這個女人。可惜的是明珠暗投,萬貞兒從來不曾真正愛過這個小男孩,只是把他當做自己富貴榮華的踏板,她害死了憲宗的一位太子,還害死了數不清的未出世皇子皇女,使憲宗在七八年的時間裏無兒無女,最後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圖謀易儲,又將嚴重摧殘男人體魄的春藥拼命往憲宗口裏塞。可憐的憲宗卻像所有死心眼的情人那樣,雖然很清楚這個女人辜負了自己,仍然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緊緊地綁在對方的身上。於是,他不但沒能做出什麼政績,就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說是被萬貴妃給葬送了。


經歷坎坷的皇太子朱祐樘終於登上了大明皇帝之位,是為明孝宗。


明孝宗一即位,便下令嚴查那些蠱惑憲宗行妖邪之術的方士妖人,從前依附萬貴妃的李孜省、鄧常恩、繼曉等人都先後被貶謫或處斬,被貶退出京的術士法師超過一千人,萬貴妃的兄弟萬喜萬達等人也被降職。不久,他又將懷恩召回身邊,並將不顧廉恥認萬貴妃為姑媽、並以房中術惑亂憲宗的首輔大臣萬安貶斥回鄉。


群臣為孝宗這一系列的舉措所振奮,決定再進一步追究萬貴妃的罪狀。禦史曹璘上書,請求削去萬貴妃的諡號,魚台縣丞徐頊更是明確指出紀淑妃之死與萬貴妃有莫大關連,要求逮捕當年為她看病的太醫以及萬氏家屬,嚴加審訊,查清紀氏之死的真相。


母子連心,孝宗也非常想為母親討回公道。然而當他想到這畢竟是宮闈秘事,萬一追查起來,憲宗的“令名”也勢必要受到嚴重的損害的時候,他終於還是以“違先帝意”的理由,決定不再追究萬貴妃及其家族的責任。萬貞兒總算逃過了死後暴屍的一劫。


同樣也是因為“先帝”的原因,孝宗不能為吳廢后恢復皇后、太后的名份,但他仍然對吳廢后在自己幼年時照料自己的恩德給予了報答,命令將吳廢后的服飾儀仗、膳食起居待遇一律升格到“母后”的級別,還將她的侄兒提拔為錦衣百戶。憲宗的第二位皇后王氏當年對紀女史的愛護,孝宗也非常感激,孝敬她如同親生母親一般。


然而,在尋找生母紀淑妃家人的事情上,恪守孝道的朱祐樘卻始終沒有如願。


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在廣西賀縣民間,“紀”“李”二字發音一致,而且很明顯,紀氏的履歷在入宮前後還經過了官員和太監們的“潤色”,因此,她的那個“紀”姓恐怕也是被別人安上去的。由於年深月久,也因為紀氏本人不曾留下詳細的說明,更有可能是當年平民亂之時,紀氏的家人眷屬都已經死于屠戳或在之後遠走它鄉,總之,再也沒有找到與紀氏有關係的任何人或蹤跡。就連她究竟是不是姓紀,都弄不明白。


弘治三年,無奈的孝宗終於放棄了尋找母親家族的打算。他為自己連姓名都模糊不清的母親上諡號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又在母親當年被送入京之前曾經居住過的廣西桂林立廟,祭祀杳無音信的“紀”氏先人。“紀淑妃”連一個於事無補的身後追封都來得如此模糊,使孝宗抱憾終生,每當誦讀起大學士尹直為母親撰寫的哀冊之時,他都情不自禁地痛哭失聲。
可憐的“紀氏”,當她還是一個天真的小女孩時,就因為明王朝的一次用兵而禍從天降、家破人亡、自己也被沒為官婢。又因為一次身不由己的“魚水之歡”,她為那個下令用兵的皇帝生下了一個兒子,隨後她帶著那個不受歡迎的兒子捱過了五年東躲西藏的痛苦生活,剛剛看到一點生活的希望就不明不白地死去。她是誰?她到底姓什麼?她叫什麼名字?她的父母和家鄉到底在哪里?——她雖然為大明王朝生下了一位皇帝,卻沒有留下屬於自己的任何消息,甚至於傾舉國之力也不能尋找到她的身世和軌跡。她的一生,實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然而,大明皇帝明孝宗的身上卻因此流淌著那個失去蹤影的瑤寨的血液,這也許是那場生靈塗炭的兵變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結果了吧……


也許是因為母親的悲慘遭遇,終孝宗的一生,他都只愛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張皇后。明孝宗的後宮沒有妃嬪,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自願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


經過四百餘年的歲月,那座“紀氏”祭廟已經消失無蹤,只有一口水井,據說是當年紀女史被送入宮之前,在桂林停留時曾經洗臉梳妝過的地方。這口井至今還在,地方上一直稱它為“太后井”。
 2014_03_04

Comments


只對管理員顯示


10 « 2024_11 » 12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我介紹

你(妳)不用知道

Author:你(妳)不用知道
沒有介紹!
我什麼都不會說的!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最新引用

搜尋欄

加為部落格好友




pagetop